主題類別:照片
材質:黑白照片
創作年代描述:日據後期(1925年至1945年)
尺寸描述:4*2.7 (公分)
登錄號:05-001-102-0139-0001-0
關鍵字:臺北橋、淡水橋、淡水河、三重、大稻埕、臺北八景、鐵橋夕照、帆船
藏品描述:日據時期的臺北橋,自東向西拍攝,鐵桁架的橋體、人行道旁的護欄、橋墩的型式均清晰可見。橋下可見小帆船排列停靠於淡水河邊,遠方有一帆船航行河中,再遠的山為觀音山。臺北橋連接臺北市大同區與新北市三重區,其前身可追朔至清末,經歷木橋、鐵橋、水泥等橋體,橋身的確切位置也有所變動。光緒15年(1889),劉銘傳興建跨越淡水河的木橋,連結三重埔與大稻埕。橋上除人車可通行,並舖設有鐵軌。日治之後,稱該橋為淡水橋。明治30年(1897),颱風導致木橋斷裂,臺灣總督府決定調整路線,鐵路改由橫跨新店溪,再跨大漢溪南下,新橋於兩年後竣工。大正9年(1920),開始重建木橋,命名為臺北橋,然因河水衝擊損毀,過程並不順利。臺灣總督府乃改建為適合現代車輛通行的鐵桁架橋,於大正14年(1925)6月18日竣工,仍名為臺北橋。鐵桁架橋的的造型,使臺北橋的「鐵橋夕照」成為當時的臺北八景之一。至民國55年,因鐵橋鏽蝕嚴重而拆除,改建為今日鋼筋水泥的橋體。
藏品描述-授權標示: